后來在同沛國公鄭譯、國子博士何妥商定宮廷樂禮之事上發生爭執,各持己見。當時蘇威身兼數職,朝臣們多附蘇威,對蘇夔之見亦多加附和,何妥便上奏蘇威結黨,蘇夔由此獲罪。他并未因此認輸,著《樂志》十五篇,以證已見。幾年后,復起為太子舍人,后加武騎尉。仁壽三年(603),隋文帝詔天下通曉禮樂之源的五十舍人入京拜見。晉王楊昭推舉蘇夔入見應試,隋文帝見后很欣賞,說:“唯此一人,稱吾所舉。”從此他與晉王結為友朋。
隋煬帝即位,蘇夔為太子洗馬,接著轉為司朝謁者。后因其父又獲罪免職。重新起用后,任過尚書職方郎、燕王司馬等職。煬帝征伐遼東,蘇夔隨征,功拜朝散大夫。為接待四方朝拜者,煬帝想物色一位“多才藝”、“美容儀”、有口才的人來接待賓客,朝臣們皆推舉蘇夔。于是拜鴻臚少卿。同年,高昌王麴伯雅來朝拜,煬帝將公主嫁給高昌王。因蘇夔在朝廷中甚有雅望,便叫他主持婚禮。隋末,起義烽火四起,弘化、延安等地也相繼爆發起義。大業十一年(615),隋煬帝北巡至雁門,遭突厥圍困,蘇夔堅守東城門,奮力抵抗,立下戰功,進位通議大夫。后因父革職,免官為民。母去世,悲痛過度而卒。卒年四十九。著有《樂志》十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