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料記載,萬歷皇帝當初想立鄭貴妃為后,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想把鄭貴妃的兒子立成太子。可是那個時候的萬歷皇帝膽子著實小了點,甭說改立太子了,就連提出這個意見的勇氣都沒有,更多的時候,他是在暗示他的大臣,旁敲側擊,希望能由他們的嘴里提出來,可是這些做大臣的就是不懂皇帝的心思。
網絡配圖
比方說吧,大臣說“皇上,咱們差不多該立一太子了,您看是不是就把長子封為太子啊?”您不知道,若是按長幼順序,這立太子還真輪不到鄭貴妃的兒子。所以萬歷趕緊說,“哎呀,孩子小,咱們再看看,再等等,不著急。”等過了幾年,孩子長大了,大臣又開始了,“皇上,您看您這大兒子也長大了,咱們是不是還得立這個太子啊?”這萬歷皇帝一看扛不過去了,就說“行啊,立太子,不過咱不能一步到位,先封個王吧。但是呢,你看我有三個兒子,既然要封王,那玩就玩個公平點的,來,三個都封王吧。”得,一口氣封了三個王爺,史上有這么一說,叫做三王并封。萬歷為什么遲遲不封大兒子為太子呢?就是想等鄭貴妃的兒子長大后,找個機會把太子封給他。不過到最后,萬歷死了,當上皇上的依然是他最不喜歡的長子。
這當皇上的難道連選誰當太子的權力都沒有嗎?為了封個太子還需要繞那么大一個彎兒嗎?要知道在平常百姓家,分家繼承財產的時候,那可就是戶主一句話的事。難道這皇帝在家里還不如一個平頭百姓的權力大嗎?這事還真不好說。
在古代中國,在皇位繼承的問題上,歷來推行的是立嫡長制,也就是說首先選的應該是皇后生的孩子,如果皇后要生三個兒子,肯定要選長子。如果皇后不生,沒有嫡長子,也就是說皇后沒孩子,那怎么辦呢?那就把嬪妃生的兒子中最年長的立為太子,此時母親是什么地位就不重要了。即便是宮人之子,那也沒關系,因為什么,齒序講究年齡標準是第一位的。至于這生出來的孩子是什么德行,這不重要,只要不是形象太差,沒犯過彌天大罪那就沒問題,智商低點沒關系,反正手底下有一群高智商的大臣呢。
網絡配圖
這就麻煩了,萬歷的嫡長子是皇后的兒子,您萬歷就算是再不喜歡,可人家并沒有犯大錯啊,這太子的位子早晚是他的,鄭貴妃的兒子想當太子那就得另想辦法,可偏偏萬歷一時又沒什么主意,所以立太子的事就這么拖了下來,這一拖就是十五年啊。最后的結局就是拖死了萬歷,大兒子當了皇帝。
但這里還有一個問題,雖然萬歷沒能選擇自己喜歡的人當太子,但并不代表所有的皇帝都沒這本事,比如說唐朝的武則天。她想立誰做太子,或者說她想廢了誰做太子,都是由她自己一個人說了算。這又是為什么呢?
這是因為歷史上的這種制度,它是在一種漸變過程當中,逐漸完善的。你比如說,歷史上也出現過由皇帝本人來選繼承人的事,他是可以這樣做,但是我們要看到他的結果,比如武則天,她經常換這個繼承人,導致了唐朝在武則天的時代,宮廷政變經常發生,其結果必然是引起政治不安定,這是非常可怕的。
網絡配圖
所以后世的人就看到了。咱們中國人常講歷史的經驗嘛,后世的人看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皇帝這樣做的結果,可能逞一時之快,只能是某個強勢的皇帝,或者說強勢的皇后,他(她)實現了自己的個人愿望。但是其結果是給這個政局、給這個統治,造成了很大危害,那么后人就會堅決的在這個道路上把這些東西避開。所以越到封建王朝的后期,對于這種君主權限的控制是越嚴格的。
所以說,立儲這件事情還真不是皇帝想來就來的,在中國古代奉行的是宗法制和嫡長子繼承制,這是維系社會和家庭和睦的基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朱安,魯迅的原配夫人,1878年6月生于浙江紹興。祖上曾做過知縣一類的官。在詳情
社會評價 讀《朱安:魯迅身后被遺忘的女人》由于孤陋寡聞,平生好像只知道許廣詳情
人物傳記 題記 作為魯迅的舊式太太,一個目不識丁的小腳女人,朱安留下的話詳情
魯迅在文學界的影響力可是十分重要的,遺憾的是,1936年的10月19日,魯迅詳情
南唐滅亡后,后主李煜及小周后被宋軍押解至開封,過著與犯人相差無幾的囚禁生活。詳情
魯迅一生有兩個女人,一個是原配妻子朱安,還有一位就是許廣平。許廣平雖然為魯迅詳情
魯迅的原配夫人朱安是一個非常可憐的人,與魯迅結婚當日就獨守空房,這一輩子無性詳情
回憶魯迅 (藤野先生的侄子藤野恒三郎說)40年前,也就是魯迅逝世的那一年,詳情
藤野嚴九郎(Fujino Genkuro),1874年7月11日出生于日詳情
文章原文 藤野先生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詳情
《藤野先生》這篇文章傳到日本之后的一些事,以及藤野先生的個人資料 1934詳情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軍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的基地珍珠港和瓦胡島詳情
很多國家有錢就任性,給下面百姓直接發錢的不在少數,像中東的沙特就常有這樣的事詳情
蔣介石孫子回大陸,到老宅后說了一句話,讓人心酸 蔣介石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個詳情
23位“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如雷貫耳。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詳情
西方對文明史的定義必須具備三大要素: 國家形式的出現、使用文字、青銅器的應用詳情
五代十國指的是唐朝滅亡之后至北宋滅北漢之前近八十年分裂時期的統稱。其中,《水詳情
看過《西游記》的網友,可能都對這樣的場景非常有印象:唐僧面見某國的國王,吩咐詳情
許負——歷史上有過不少神算,但女人卻極少。據秦朝記載,許負出生的時候,手中握詳情
或許很多人看到標題會很奇怪,為什么會有二十五萬中國士兵跑到南美洲去了,但確實詳情
“火燒上方谷之戰”是《三國演義》中非常經典的一次戰例,講述的是諸葛亮在最后一詳情
至于商周的歷史,由于受神魔電視劇《封神榜》和從小教育的影響,“紂王昏庸無道,詳情
二戰蘇德戰爭堪稱最為慘烈,投入兵力最多的戰爭,兩國進行著全方位的國力比拼,從詳情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在山本五十六和南云忠一的指揮下,派出艦載詳情
南齊時庶族地主企圖擠入士族行列,享受封建特權而發動的暴亂。南朝庶族地主為了免詳情
450年(宋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魏太武帝拓跋燾率軍反擊宋的大詳情
公元450年,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北朝后魏太平真君十一年,魏太武帝拓跋燾乘衛詳情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在東晉太尉劉裕滅后秦時,雖因力弱而未能救秦,但仍不忘南伐以開詳情
北魏與劉宋爭奪河南地區之戰發生于宋永初三年、北魏泰常七年(公元422年)九月詳情
二戰過后的亞洲戰場是一個最黑暗的時期,這個時期特別是位于亞洲的中國尤為突出,詳情
看了許許多多的戰爭史,讓我們記憶猶新得大都是規模特別大的戰爭,對于那些小規模詳情
歷代中原王朝都面臨著周邊各小國和游牧部落對邊境的入寇劫掠這個問題,但在發動反詳情
后燕與西燕淝水之戰后,慕容垂在苻堅同意下回到了鄴城。這時丁零的翟斌在洛陽附近詳情
大家都知道清朝是我國封建王朝的最后的一個時代,在這個時代我國與西方國家的差距詳情
布依族文化從遙遠的古代發展至今也流傳下來許許多多的民族禁忌。這些民族禁忌是古詳情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圖騰,正如布依族也有自己的圖騰。布依族文化形成于高原,因此詳情
布依族文化是在特殊的生活環境下形成并發展的,因此布依族文化中融入了很多布依族詳情
情人節是一個浪漫的節日,也是情侶們表達愛意最好的時間。情人節最直接也是最大眾詳情
仫佬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也有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多數聚居在詳情
仫佬族主要聚居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稱“伶”和“謹”。依飯節是仫佬族特有的傳統節日詳情
很早很早以前山里居住著伏羲四兄妹和他們的母親。伏羲和妹妹長得五官端正,心地善良;詳情
在神話傳說中女媧和伏羲是一對兄妹,他們的父母有十二個子女,但是在一場大水中,只有詳情
很多人只知道女媧,卻不知道其女媧娘娘的來歷。關于女媧在很多資料上都有記載,不僅創詳情
生老病死是這個地球上永恒的規律,似乎沒有人能夠打破。可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有4人是永詳情
聯合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成立的國際組織,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19詳情
我們說男女交歡,常委婉形容為一翻“巫山云雨”,這正是從楚懷王夢神女的一段歡好詳情
現在拍的古裝影視劇中,凡有一官半職者,上至宰相公卿,下至胥吏衙役,一律呼為“詳情
現代生活中,各種車輛南來北往,川流不息,然而車輛雖多,卻能秩序井然,這中間除詳情
北京是新中國的首都,位于華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鄰天津市和河北省。歷史非常詳情
紅豆作為相思寄托之物,古已有之,在七夕情人節的也是情侶用于傳達愛意的傳情之物詳情
日本因為面積有限,幾乎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到了日本最大的城市東京更是如此。東京詳情
小說家 ,諸子百家的其中一家,其書多已亡佚。據班固所著《漢書.藝文志》曰詳情
雜家,中國戰國末至漢初的哲學學派。以博采各家之說見長。以“兼儒墨,合名法”為詳情
法家是中國歷史上提倡以法制為核心思想的重要學派,以富國強兵為己任。 法家成詳情
戰國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鐵制工具的普及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使個體家庭得以成為詳情
滿江紅·題南京夷山驛 宋代:王清惠 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顏色。 曾記得詳情
鮑君徽(生卒年不詳),字號、里居、生平均不詳,唐代中后期女詩人。善詩,早寡,詳情
詩人早寡,無兄弟,侍奉母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青春逝去的無奈,和無人陪伴的孤詳情
嚴蕊(生卒不詳),原姓周,字幼芳,漢族,生卒年不詳,南宋中期女詞人。出身低微詳情
左棻(?—300年),出土墓志作左棻,字蘭芝,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西晉詳情
她叫左芬,字蘭芝。少年穎悟,思維敏捷,才華橫溢,她的性情文章就如她的名字一樣詳情
《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詳情
范進中舉,是入選了中學課本的一段故事,大家耳熟能詳,范進從一個窮秀才到突然中詳情
席佩蘭(1760~1829后)清代女詩人,袁枚女弟子。名蕊珠,字韻芬, 詳情
席佩蘭是清朝大詩人袁枚的女弟子,袁枚要她刻苦學習,沒有寫出好的詩句之前不要露詳情
清代詩人中丈夫和妻室都能寫詩的很多,我獨愛讀孫原湘及其夫人席佩蘭的作品。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