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姓,中國姓氏,逢姓有兩個讀音(féng和páng),原是兩個姓氏。據清·陳夢雷《明倫匯編·氏族典》記載:“逢從夆,音縫,人姓,逢伯陵、逢丑父是也。逢從夆,音龐,亦姓,逢蒙、逢萌是也,二字不同,《字典》辨之甚明。”
逢(páng)姓起源
1、音páng,出自姜姓,上古炎帝的后裔。炎帝的孫有人名叫陵,商初受封于逢(今山東臨淄),建立了逢國。也稱為逢伯郡。到了西周武王的時候,改其地為齊,改封給姜太公,逢國的后人以原來的國名作為姓氏,成為逢氏。3、 音féng,起源于春秋時期,春秋時的齊國君主有車左官名逢丑父,他的后代也稱逢氏。成為逢氏的又一支。
堂號
計復堂:越王勾踐從吳國回來,想報亡國之仇。大夫逄同建議說:“吳國現在德少功多,必定很驕傲。我們要是想滅吳雪恥,必須結交齊國,放棄楚國,跟鄰近的國家友好,表面上對吳國友好。這樣一來,吳國必然麻痹大意,我們利用它這個弱點,才能滅亡它。”勾踐采用了逄同的計策,果然恢復了越國的強盛,滅亡了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