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爾王》是莎士比亞創作的戲劇,是其四大悲劇之一。故事來源于英國的一個古老傳說,故事本身大約發生在8世紀左右。后在英國編成了許多戲劇,現存的戲劇除莎士比亞外,還有一個更早的無名氏作品,一般認為莎士比亞的李爾王是改編此劇而創作的。
故事講述了年事已高的國王李爾王退位后,被大女兒和二女兒趕到荒郊野外,成為法蘭西皇后的三女兒率軍救父,卻被殺死,李爾王傷心地死在她身旁。
內容簡介
全劇有兩條平行的故事線索。主線索講述的是古代不列顛國王李爾年老昏聵,要根據愛他的程度把國土分給自己三個女兒。長女高納李爾和次女里根都用甜言蜜語哄騙老人,唯獨小女兒考狄利婭講了老實話,說“我愛你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李爾一怒斥逐了小女兒,將她遠嫁法國,把國土平分給了兩個虛偽的女兒,結果自己卻受到兩個女兒無情的怠慢,一怒而跑到了暴風雨中的荒野,與喬裝瘋丐的愛德加為伍。后來小女兒從法國興師來討伐,終于父女相見,但是英法兩軍交戰,法軍戰敗,考狄利亞被俘,不久被愛德蒙密令緣死,李爾抱著她的尸體在悲憤中瘋狂而死。另一條次線索是葛羅斯特伯爵聽信庶子愛德蒙的讒言,放逐了長子愛德加。后來由于他同情李爾,被挖去雙目,在野外流浪時遇到淪為乞丐的兒子愛德加,由他攙扶前行,卻不知攙扶他的就是被自己趕出門的兒子。庶子愛德蒙繼承爵位后,同時與李爾的長女、次女勾搭,害得她們爭風吃醋,相互殘殺,最后次女被毒死,長女謀殺親夫的陰謀敗露后自殺。愛德蒙受到愛德加的挑戰,在決斗中被殺。
創作背景
《李爾王》的故事來源于英國的古代傳說,以此為題材的詩歌和散文甚多,莎士比亞在故事藍本的基礎上加入了悲劇結局、李爾王的發瘋等原創內容。
莎士比亞在創作《李爾王》時,正值他藝術生涯的最高峰。他對人生和世界的看法更清晰、更透徹,更關注人性、道德和哲理的思辨。
詳細介紹
李爾王
李爾自認為一個由神的權威控制的宇宙,和諧有序,反映到人間就是一種絕對的倫常關系。他自認為是信念、秩序、倫常的捍衛者甚至化身,考狄莉亞的話在它看來無疑是對倫常的蔑視,對既定秩序的否定。而他鑄成悲劇的根源也由此而生,他錯把倫理和政治混為一談,甚至錯把倫理和政治秩序當作兩個對等的事物對待。殊不知,倫理代表著親情,代表著自然的神的旨意,是一種絕對關系。而他強迫女兒們為了得到政治上的利益,以親情為借口,作為換取權力的籌碼。這樣,李爾和女兒們之間的親情就不復存在了,倫理秩序在此處被政治秩序所異化,倫理關系被降到了一種相對關系的地位,自然的倫常遭到了嚴重破壞。
而嫁妝的這出戲,只是正常的倫理秩序被破壞的開場。接下來,李爾把實際的權力分給了大女兒和二女兒,可笑的是,他不承認實權旁落,于是,他帶著代表權力的百名武士,到兩個女兒家輪流居住。這種寄居在李爾看來,不過是仍然握有實權的國土和父親到代理人和女兒的地盤上巡查罷了,她們理應用對待國土的禮節迎接他、但兩個女兒和他的想法完全相反,李爾在她們眼中只是個喪失了實權的老者。李爾還想用武士來彰顯他的地位,這無疑是用空洞的符號來支撐其實體的影響。當女兒們用正常的家庭倫理關系和他相處時,李爾卻堅持享有空洞的權力符號。倫理秩序被異化的惡果爆發了。李爾被女兒們趕出了城堡,在暴風雨肆虐的荒原上陷入了瘋狂。
愛德蒙
愛德蒙是尊貴的格羅斯特伯爵之子,他英俊而健康,用莎士比亞的話來說,他擁有“多么優美的儀表,多么文雅的舉動。”只可惜,作為庶出兒子的愛德蒙,在行為上并不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也并不像一個天神。他一直嫉恨自己嫡出的兄長愛德伽,多少年來,這嫉恨的種子在他心里發芽瘋長,他認為哥哥是他們的父親“擁有一個毫無歡趣的老婆,在半睡半醒間制造出來的一批蠢貨。”而他自己,雖然是私生子,但卻是在熱烈興奮的奸情里,得天地精華,父母元氣而生下的孩子。而他想要的,就是得到“合法的愛德伽的土地。”
通過一封偽造的信件,愛德蒙成功讓自己的父親格羅斯特伯爵相信愛德伽欲聯手愛德蒙謀害自己并取而代之。在他的籌劃下,愛德伽欲父親的誤會一再加深,終致離家出逃。這次出逃帶給了愛德蒙來自父親百分之百的信任及原應該由愛德伽繼承享有的所有權利,但這只是他重構命運的第一步。
李爾王的長女高納里爾與其夫君奧本尼公爵同床異夢,卻與背叛生父的愛德蒙“惺惺相惜”,二人商定在一場征戰中使奧本尼身亡,愛德蒙取而代之,可此時里根公主卻意外守寡,與愛德蒙干柴烈火。于是愛德蒙借機行事,在這姐妹二人左右逢源,妄圖組建“娥皇女英”式的家庭,成為整個國家的主人,但這條終極計謀最終在他與得知真相的愛德伽對決時流產了。在這場正邪對決中,愛德蒙最終負傷而死,而李爾王的兩位公主也都為他而死。
考狄利婭
考狄利婭可以說是悲劇主人公最完美的正面代表。她的死讓人痛徹心扉,但她的人格和尊嚴散發個耀眼的光芒。考狄利婭這個人物可以說思想和行為都符合基督教精神。她如一個虔誠的基督徒那樣誠摯無私的熱愛她的父親。即使被父親無理遺棄,仍默默承受,還深深地掛念父親。當他得知父親蒙受不公正待遇,處境艱難時,她十分痛心并帶兵救父于危難之中。盡管這樣很危險甚至會讓她付出生命,她卻毅然替父找到正義。
傻子
傻子是戲劇中的丑角,在《李爾王》中被稱為Fool,關于“Fool”的翻譯,各家譯法不同:朱生豪將其譯成“弄人”,卞之琳譯為“傻子”,梁實秋譯為“弄臣”,還有學者稱之為“愚人”,等等。
《李爾王》中的傻子是四大悲劇中丑角出場次數和語言數量最多的一個,與劇中其他角色尤其是主角相比,傻子只是一個小角色,但他在劇中有著十分突出和鮮明的形象,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自然人性、權力、命運等一系列命題的觀點都有了很大變化和發展;在《李爾王》中,莎士比亞正是通過傻子這一形象的話語把這一切鮮明地反映出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二戰的硝煙早已經塵埃落定,只是法西斯制造的傷害卻將永遠烙印在世人的心中。每當詳情
沙皇作為沙俄政府的統治者,封建的王室統治,也是激起了沙俄百姓的不滿,其中尼古詳情
他原本是名普通的礦工,后來成為了一名正國級的人物,再后來叛變他被關押了28年詳情
唐朝在歷史上可以說是很出彩的一個朝代,唐朝時是很繁盛的,而且當時的國風很開放詳情
自從蔣介石敗退臺灣之后,一直妄想反攻大陸,但無奈軍事條件不成熟,只能望洋興嘆詳情
飯冢國五郎,男,1887年5月25日生于日本群馬縣,是日本侵華戰爭時期日方將詳情
國共破裂,內戰失敗,蔣介石不得不落荒而逃,當時的臺灣和大陸形成了兩岸對峙的局詳情
1949年在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剛剛處于百廢待興,而臺灣因有蔣介石帶走的大量的詳情
雖然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蔣介石敗退臺灣后,兩岸形成了長達幾十年的緊詳情
被擊斃過程 關于鋼盔,比較離奇的,大概要算日軍“軍神”飯冢國五郎的死了。 詳情
劉承司是第一個駕戰斗機飛抵臺灣的解放軍軍官。1962年3月3日,劉承司駕駛1詳情
主要有美英戰爭中的新奧爾良戰役和南北戰爭中的新奧爾良戰役兩次。美英戰爭中的新詳情
新奧爾良戰役是在1814年12月23日1812 1815年1月8日(18詳情
1815年1月8日,1812年的戰爭在兩周前結束,但不是在新奧爾良的英美軍隊詳情
納粹大屠殺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民族清洗(種族滅絕)。猶太人大屠殺是詳情
數據統計 納粹集中營 二戰前,各個納粹集中營總共關押囚犯8.5萬人,大多詳情
東方屠殺 制定東方總計劃 在納粹黨的種族主義藍圖中,《東方總計劃》是僅次詳情
發生在1941年秋天基鋪郊外的娘子谷事件被認為是現代歷史上最悲慘的事件之一。詳情
中國武術中有一種讓人熱血澎湃的功夫,叫輕功,也就是傳說中的“飛檐走壁”、“草詳情
現代很多年輕的小姐姐,喜歡在手腕或是腳裸系一條紅繩,因為這有著祈求美好姻緣的詳情
這世界到底有多大,世上神秘的東西又有多少?如今的世人恐怕很難講清楚,但中國古詳情
根特條約,簽署于1814年12月24日,位于根特(現今的比利時,當時是尼德蘭詳情
在部隊中,被授予上將軍銜的將領們,會享受如何待遇?一起來看看 如今有很多的詳情
在二戰時期,日軍軍隊的一個典型的戰術就是軍隊發起的集團沖鋒的白刃戰也就是我們詳情
戰場上,懂得分析局勢,布置作戰時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為戰爭中,所有的事情都是詳情
1949年10月24日,人民解放軍三野十兵團的9000余名官兵揚帆渡海,夜襲詳情
金門戰役,是解放戰爭史上一個永遠的創痛。 此戰,解放軍三野第十兵團的3個團詳情
公元1949年10月24日,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在福建省廈門、金門兩島詳情
經過了晚清政府的腐敗,我們的國家被外國列強欺負的特別的慘,簽訂了那么多不平等詳情
金門戰役,被俘解放軍更是不在少數。人民解放軍28軍下屬三個團共9000余人渡詳情
1949年10月24日,解放軍9000多人渡海發動了金門戰役。結果大家都知道詳情
當年明月,曾照百萬山河,回憶浩淼煙波,夢中幾許嗟哦,故國難游,渾如是,天塌破詳情
1949年10月24日午夜至27日發生在金門的激烈戰斗,是國民黨在國共內戰中詳情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我們總離不開精彩的《三國演義》小說中描述的精彩的單挑場景,詳情
梁山上有好多好漢上梁山是身不由己的,比如林沖、楊志,還有盧俊義等人。這些人可詳情
經常看古裝影視劇的小伙伴們,對免死金牌應該不陌生。免死金牌神通廣大,只要你擁詳情
楚方玉,元末明初江南才女之一,死時年僅24歲,14歲便與江南另一才女蘇坦妹并詳情
古代的開國皇帝帶著一群忠臣良將建立了大一統的王朝,但是他們都會做一件和殘忍的詳情
中國古代的封建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往往會采取各種嚴刑峻法,讓底下的老百詳情
在抗日戰爭時期,很多國家都會秘密培養間諜特務,然后派到敵方獲取重要信息或者進詳情
是凡能在史籍上留下縷縷幽香的,除了皇后貴妃,除了美女才女,也只有烈女了。 詳情
鄭舉舉,唐代長安名妓,性格豪放,以口才出眾、頗具大將風度、善以快刀斬亂麻處理詳情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這九個青樓女子最為出名,她們不僅僅花容月貌,傾國傾城,卻都詳情
相傳在很久以前,地面時很平的,沒有溝壑也沒有山峰。那時,有一種樹叫馬桑樹,與詳情
聯合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成立的國際組織,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19詳情
我們說男女交歡,常委婉形容為一翻“巫山云雨”,這正是從楚懷王夢神女的一段歡好詳情
現在拍的古裝影視劇中,凡有一官半職者,上至宰相公卿,下至胥吏衙役,一律呼為“詳情
現代生活中,各種車輛南來北往,川流不息,然而車輛雖多,卻能秩序井然,這中間除詳情
北京是新中國的首都,位于華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鄰天津市和河北省。歷史非常詳情
紅豆作為相思寄托之物,古已有之,在七夕情人節的也是情侶用于傳達愛意的傳情之物詳情
日本因為面積有限,幾乎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到了日本最大的城市東京更是如此。東京詳情
小說家 ,諸子百家的其中一家,其書多已亡佚。據班固所著《漢書.藝文志》曰詳情
雜家,中國戰國末至漢初的哲學學派。以博采各家之說見長。以“兼儒墨,合名法”為詳情
法家是中國歷史上提倡以法制為核心思想的重要學派,以富國強兵為己任。 法家成詳情
戰國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鐵制工具的普及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使個體家庭得以成為詳情
方孟式(1582~1639)字如曜,方大鎮長女,方以智大姑媽,安徽桐城人。山詳情
明代文人結社的風氣也對女性詩人產生影響,更引人注目的是明末安徽桐城望族方家竟詳情
《紅樓夢》中的“海棠社”是虛構的,安慶史上的“清芬閣”則是真實的———才女方詳情
韓蘭英,南朝齊女作家。吳郡(治今江蘇蘇州)人。有文辭。宋孝武帝時獻《中興賦》詳情
沒有人知道韓蘭英是為什么要入宮,正如沒人知道韓蘭英在進宮前是否還有家人而他們詳情
教化嘉定,人杰地靈,孕育了一批批的文化名人,他們飽讀詩書,走出鄉關,報效國家詳情
夏淑吉,約活動于南明弘光至清順治(1644年~1661年)前后。字荊影,一字詳情
對聯,又稱楹聯,對子,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組成的一部分,一千年來,一直受到了上至詳情
從漢朝班昭寫《女誡》以后,唐朝出了一本宣揚女教的書——《女論語》,作者是宋廷詳情
提起宋氏三姐妹,那真的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宋藹齡、宋慶齡、宋美齡,這絕對是2詳情
滿江紅·題南京夷山驛 宋代:王清惠 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顏色。 曾記得詳情